近日,传化集团发展“多式联运”,践行“一带一路”,又向前迈出了关键步伐。继在重庆,打通白俄罗斯到重庆的回程班列,实现中欧班列传化智联专列的常态化运行,有效促进中欧贸易互通;在西安,传化智联中欧班列“长安号”为企业提供门到门公铁、铁铁联运、报关报检、方案预审、操作服务等,实现运输时间日韩线相对缩短1-2天、欧美线相对缩短3-4天;传化智联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又实现了新的零突破。
就在6月12日,两辆载有防护服、建材、轮胎等货物的货车从位于上合示范区的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出发,预计将在7天后到达5600公里外的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完成上合示范区首次国际陆路运输任务,这标志着上合国际道路运输TIR通道正式测试运行。这也是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首开道路运输国际专线。
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国家领导人宣布:将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不久后,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被确定为上合示范区建设的承载地,统筹海港、陆港、空港、铁路联运功能,完善海陆口岸枢纽功能形成“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打造上合“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中心。青岛传化公路港正式升级为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
记者了解,通过上合国际道路运输TIR通道,货车上的集装箱全程一箱到底,在伊尔克什坦口岸交换集装箱无需重新装卸货物,可实现随时下单、装车、报关、出境,全程24小时可视化,实现“门到门”灵活服务。
而该通道的开通受益于《TIR公约》,即一次查验沿线过境国家免于查验的便利化措施。由于货物通关程序的简化,该通道的运输时间与成本得到节省,运输时间仅是海运的20%、铁路的50%。
此次也是中国青岛-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TIR定班专线首发,在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记者从传化集团获悉,最近传化智联山东大区与皇建有极国际物流签订了《共建上合国际道路运输TIR通道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工作,以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为基础打造上合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后续将陆续对接东盟以及欧盟的公路网络,实现中哈、中乌、中俄、中欧等线路常态化定班开行,促进上合组织经济走廊贸易和运输便利化。
“此次中国青岛-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TIR定班专线开通后,传化接下去还将探索实现标准化开行、加密开行。”传化智联高级副总裁徐炎表示,传化将积极整合境内外国际物流资源,建设智慧化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平台,打造国际物流新生态。
以物流链带动产业链,一直是传化所推崇和践行的发展思路。青岛至塔什干定班专线的开通将有望推动山东半岛-费尔干纳盆地经济圈的产业通道的发展,实现真正的物流先导、贸易拓展,产能合作。
传化方面表示,传化智联将打造立足山东,打造面向全国,联通日韩、贯通丝路辐射亚欧的国际商贸物流枢纽,进而以物流链带动产业链,赋能新业务场景,促进上合国家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