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新闻详情
传化化工科技人员“答疑解惑、建言献策”座谈会
发布时间 : 2013-11-18

 

    身穿白褂,手拿样品,行色匆匆,不苟言笑。他们,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很多人听到科技人员四个字,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这些画面。
    但事实上,科技控们不止在关心着各类技术指标,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他们同样也在关心思考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迈出的每一步。11月14日下午,二十多名来自化工产业各企业的科技人员代表齐聚电教室,展开了一场答疑解惑、建言献策的座谈会。这也是2013年度传化化工技术交流月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传化化学集团总裁吴建华亲临现场,听取一线的声音,传递高层的声音。传化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泰斗李盈善教授也专程赶来,给予年轻一辈谆谆教诲,主持人由传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胜鹏担纲。这些科技人员中,有老师傅,也有新徒弟,抓住这个沟通的好机会,他们有话说。

 

不只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第一位发言的瞿少敏表示,市场在变化,我们需要跟上市场的节奏,也需要拿出一些中长期的高端技术、产品规划,短频快的创新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
    加入传化不到一年的魏任重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科技研发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对基础化工,我们能否走收购、消耗吸收的模式;对精细化工,我们可以借鉴宝洁模式,靠自主研发,做深、做精。
    从事了十多年的技术工作,应明友深有感触地说,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传化化工提出了技术引领的战略,我们就应当考虑技术储备,从组织、机制上进行保障。

 

技术创新需要宽松的科研氛围
    在我们近期小试的一个产品,由于时间比较紧,在客户试样失败后,我们决定暂停,结果反而因为有时间沉下心来思考,问题最终得以解决,梁福根从近期的一个小案例说开来。他说,有时候压力太大,思想会被禁锢,宽松的氛围是技术创新十分需要的,传化有这个良好的传统,要坚持下去。同时,要突破条条框框,交流和碰撞是非常有效的,往往让人豁然开朗。

 

重视科技投入,重视人才培养
    关于人才的引进、培养,金鲜花谈到了近期的一次高校招聘。她说,高端的人才是有的,但我们自己要思考清楚,人才引进来了,如何培养与指导,如何为他们创造好的环境与条件,来为企业的科研工作贡献力量?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资源共享降成本,经验分享提成效
    技术各有门道,但经验往往是可以借鉴的,另一个被大家热议的话题就是资源共享,从成本的角度考虑,资源贡献可以避免重复采购的浪费;同时,打通信息的交流渠道,也是借鉴成功经验、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办法。不少与会人员就提出建议,希望建立线上的交流论坛。

 

    吴建华在认真听取大家讨论后发表讲话。他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核心在于技术,没有技术就一定没有未来。传化化工的发展带动了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又大大促进了传化化工的发展,这两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