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增强对制造业的信心,不要再贴‘传统’标签,徐冠巨的话掷地有声,我坚定地认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更是脊梁。
10月25日,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开幕,海内外1400多名浙商精英汇聚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在当天下午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浙商论坛中,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首场出席,其鲜明的观点,面对经济新常态从容的准备和充足的信心,让与会浙商代表为之一振。
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过去是需求型经济,现在随着消费水平提升,需要的是品牌意识,需要消费体验与互动。活动前,徐冠巨在接受浙江经视的采访时表示,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产能过剩与消费需求提高的矛盾凸显,实体企业要在这种平衡中找到转型升级出路。
本次世界浙商论坛,首场论坛即以《新常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主题。作为浙商中制造企业的杰出代表,徐冠巨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富通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建沂、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万丰奥特董事局主席陈爱莲展开思想交锋。
90年代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随后兴起的城镇化、互联网大潮又把制造业淹没了。如果就给制造业贴上传统的标签,是不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徐冠巨说,经济最终还是要回归制造业,制造业是经济的脊梁。
我国工业企业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的30%-40%,而发达国家只有10%-15%。如此低效的物流水平,我们实体企业还干得动吗?论坛上,徐冠巨直指制造业转型痛点,重视制造业,就要重视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我国生产服务水平太低了。
在论坛演讲环节,著名经济学家、浙商研究会名誉会长辜胜阻教授同样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脊梁,但当前很多实体产业都面临成本较高的难题。他认为,制造企业要运用好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手段加速转型升级,积极应对新常态和新变化。过程中,辜胜阻还专门举例介绍,传化集团正在打造线上线下的智能物流模式,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对此,富通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建沂深有同感,现在讲智能制造、智慧制造,所谓信息化,互联网+等,根本上是企业竞争力问题,其核心还是成本问题。他还认为,实体经济支撑着浙江的脊梁,浙江制造转型一定能走到前面,走向成功。
从1986年创办至今,传化已发展成为拥有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五大事业板块的现代民营企业集团。徐冠巨在论坛上着重介绍了从2000年就开始探索的传化物流模式,给出传化的转型升级思考和答案。
传化为每个城市建一个公路港,未来将在全国打造170个这样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到今年已落地80多个城市。徐冠巨说,在这些城市区域共享平台上,集纳起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支付金融等系统,再在此系统上培育一批服务公路物流的互联网产品。
中国有400多万公里的公路,就是没有这样一套信息化系统来指挥。徐冠巨进一步阐述说,通过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的建立,我们建起的每一个公路港,将为所在城市的生产企业降低运费40%,降低物流费用20%以上。
对物流和信息化问题,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生产企业要有物流和供应链规划,借助平台和信息化技术来降低自身物流成本。
实业企业要向马云等互联网企业学习,积极拥抱互联网,大胆推进信息化。 徐冠巨补充说。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也同样认为,新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为制造业转型指明了方向,企业要尝试走出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技术,开展智能制造、服务性制造,促进两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助力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提升,让浙商企业,让所有制造业企业不只是单打独斗,这是我们的梦想。徐冠巨最后说。
传化与浙商
2002年徐冠巨当选为浙江省第八届工商联会长,次年当选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开创了中国新一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新高度。 2004年6月《浙商》杂志在徐冠巨的推动下创刊,并举办了首届浙商论坛。
2005年在徐冠巨的主持之下,浙江省工商联进行了大规模调研,完成了主题为浙江省民营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查报告。
2007年全国两会前夕,徐冠巨在长三角各地走访浙商,并为以浙商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如何自我突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不少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徐冠巨提交《实现经济增长向民间投资拉动转变》的提案 ,指出 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规范民间信贷行为,充分调动浙江省巨大的民间资金等众多实质问题。
2011年10月25日在徐冠巨的建议下,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召开。会上,徐冠巨作为浙商领军者与民企代表,宣读了《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宣言》。
2012年徐冠巨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第一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担任此项职务。
2012年浙江省两会,徐冠巨建议进一步发挥在外浙商项目、资本、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鼓励他们回归创业创新,为浙江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作出贡献。
2015年10月,徐冠巨被聘任为新成立的浙商总会顾问,并出席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