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人民日报社主管的《中国城市报》专题报道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解锁产城人融合的密码!
引育生物技术核心企业150余家,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度高达50%,职住人群超3万人,科创人才8000余人,企业创始人中博士及以上学历占78%……这样一组亮眼数据来自占地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镇”。
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南科技城核心区,规划面积3.78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揭牌的海归小镇。近年来,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以服务科学家创业成功、服务科创企业快速成长为使命,全力打造以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国际创新区。
产业立城 打造生物技术产业核心引擎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依托传化集团在化学、化工、农业等传统制造业方面的深厚底蕴和链主优势,借助杭州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依托欧美同学会总会及省市区各级政府等资源优势,海归小镇锚定生物技术新赛道,全力打造国内首个以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国际创新区。 截至目前,区域内产业空间已超过100万平方米,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从孵化—初创—产业化—总部全生命周期的充足物理空间。同时,配备的基金群规模近300亿元,真金白银地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引育生物技术核心企业150余家,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度高达50%,职住人群超3万人,科创人才8000余人,企业创始人中博士及以上学历占78%……这样一组亮眼数据来自占地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镇”。 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南科技城核心区,规划面积3.78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揭牌的海归小镇。近年来,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以服务科学家创业成功、服务科创企业快速成长为使命,全力打造以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国际创新区。 产业立城 打造生物技术产业核心引擎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依托传化集团在化学、化工、农业等传统制造业方面的深厚底蕴和链主优势,借助杭州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依托欧美同学会总会及省市区各级政府等资源优势,海归小镇锚定生物技术新赛道,全力打造国内首个以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国际创新区。 截至目前,区域内产业空间已超过100万平方米,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从孵化—初创—产业化—总部全生命周期的充足物理空间。同时,配备的基金群规模近300亿元,真金白银地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坚持可持续发展,成立传和能源,开发综合能源项目,采用“中水源热泵+冷热双蓄能”技术,利用钱江污水厂再生水实现区域集中供冷供热,年减排二氧化碳2.6万吨,减少氟利昂使用24.48吨。其地下车库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节能率达84%-94%,单盏灯日耗电量仅为0.045—0.049千瓦时,远低于传统照明系统。 杭州传化科技城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创新区的终极运营是社群运营。我们不仅提供空间,还聚焦科学家的实际需求,打造包融创新的区域文化,营造大量交互场景,构建有温度的创新社区。” 极麋生物与衍进科技在细胞培养基方向达成了合作,正是源于两位青年科学家共同参加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策划的活动,从惺惺相惜到结伴同行。 政企合作 探索存量提质的创新模式 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的成功,离不开政企合作的创新模式。 10多年前,萧山成立萧山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江南科技城管理局前身),与传化集团携手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模式,充分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强大合力。 由传化集团及其旗下全资子公司与萧山区国资联合成立浙江传化江南大地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运营,政府提供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实现“规划—建设—招商—服务”全流程市场化。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政府主导园区开发的路径依赖,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稀缺性。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模式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源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截至目前,该区域已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60亿元,叠加固定资产及研发投入150亿元,区域投资累计超过300亿元。 面对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萧山以31年来最大力度的体质机制改革,对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体制机制进行优化升级。 如人员方面,创造性地实施政企合署办公,萧山经开区与传化科技城统筹优化编制资源和人员配置,挑选精英组建专班,实现零距离沟通、高效化办事;又如财权方面,探索“以园养园”机制,赋予小镇相对独立的财政结算机制,并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展板块开发运营;再如事权方面,以事项下放、服务下沉为核心,探索“办事不出园”机制,实现板块内事务一站式办理。 上述举措形成了政企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分你我”。不少创业者表示,“在这里,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身份转变特别丝滑,我们只要做好自己专业的事情,其余的交给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就好。” 根据计划,未来10年内,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将集聚1000余家生物技术企业,职住人群达到10万人,全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海归人才首选地、数字医药新高地、产城融合示范地”。 如今,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