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2月15日上午10点半,随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正式开馆,H34号传化物流展区正中间的透明屏幕上瞬间滚动起一连串蓝色的数码,不到10秒钟,蓝色数据汇聚成了一张中国地图,并将地图上的城市连线成网,一组组公路物流数据开始实时跳动。
相隔不远处,在双创展区S128展台,一家来自绍兴柯桥的印花设计交易网站瓦栏文化也已准备就绪,作为今年10月底传化化工探索互联网+的最新实践,这是双方联姻后瓦栏向全世界观众展示的首秀。
由此,传化化工、物流两大主业触网成果同台亮相,赚足了现场观众的眼球。
物流+互联网+金融
三个层级构建公路物流O2O生态圈
走近传化物流展位,展位一角的白色地球仪引人注目,上面密密麻麻的标了中国各大城市布点和二维码。来自四川南充的王先生用手机扫了二维码后,南充传化公路港的地理位置、功能模块、运营成果等便赫然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它代表了传化网络系统的第一层——遍布全国的实体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目前,传化的公路港已经在全国80多个城市落地,为城市中的货主、物流企业、货车司机提供一系列产品与服务。
依托实体,传化还开发了三大互联网产品:传化配货、易货嘀与传化运宝。通过这些互联网产品,货主、物流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发布货运需求信息、调度承运车辆;而货车司机出发前就可以拿到返程的货物配载下单,降低货车空载率。工作人员在手机和pad上进行着操作演示。与此同时,传化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也已经在保险、保理、小贷等领域全面展开。
而在这些互联网产品和金融产品背后形成支撑的,是传化的大数据云平台。这个共享信息平台相当于物流大脑",为物流信息共享、资源配置、支付金融提供信息系统驱动,实现全网范围的采购、调度、监控。
展台工作人员打开一个名为风豹的系统:杭州地图上各种不同类型货车正在移动,将手点住某一辆车,车主信息,以及车上装了什么货物,将去向哪里便一目了然。 这是我们‘易货嘀’的调度系统,可以实现货源监控、车辆调度和实施轨迹、货源、订单跟踪管理等一系列功能。通过它,可以保障同城范围内打‘货的’,3分钟响应,10分钟成交。
从城市区域共享平台实体公路港网络,到共享信息系统(包括管理、业务与支付/金融信息系统),再到互联网产品、金融产品,传化用物流+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初步构建起了中国公路物流的O2O生态圈。
互联网+设计化工制造试水创客空间
互联网+时代,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兴起和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传化专注近30年的化工制造也在发生积极的蜕变。
今年10月底,传化股份正式战略入股瓦栏文化,双方合力打造纺织印花行业首个众创空间。
展位现场,一个从广东慕名而来的面料商正在瓦栏网上细细寻找中意的花型,并通过在线试衣系统评估不同花型剪裁上身后的效果。他所搜寻的花型库,主要来源于入驻瓦栏网的超过1100家花型设计工作室,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有上万个原创设计花型在瓦栏网平台展示,花型数量总计超过12万幅。据ALEXA统计,每天平台访问人数超过10万人,是印花行业当之无愧最大网上入口。
一头连接着海量的设计师队伍,一头连接着海量的面料商、印染厂、品牌商,在双方的合作构想中,引进更多优秀设计师集聚创业,促进优秀原创作品持续不断涌现是重中之重。工作人员指着网站首页正在举行的印花之美,因爱瓦栏——瓦栏设计师真爱粉活动介绍说,未来我们还将策划更多形式多样的面向设计师的活动,帮助广大创客们迅速成长。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全球花型设计服务第一平台,助力传统纺织制造实现智慧转型。面向未来,传化与瓦栏发出了共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