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新闻详情
这家公司三十周年了,矢志要把德国的“两个70%”在中国完美落地,会怎么做
发布时间 : 2016-10-16

文|《浙商》全媒体主笔 姚珏

  10月15日,传化集团新30年发展报告暨传化慈善基金会成立仪式在杭州举行。

  30年前,传化以一口缸和2000元钱起家,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大潮中的创客之一。30年间,传化已从一个家庭小作坊,成长为覆盖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金融投资五大事业板块,横跨一二三产的民企集团。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告传化股份拟更名为“传化智联”之后,传化集团趁此次30周年之际,首次对外公布了物流战略,推出连接全行业生态资源、全业务场景、全网智慧协作,整合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完整兼容生态系统平台——传化网。

  传统行业巨头脱胎换骨的同时,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坦言,国内制造业正因生产性服务滞后举步维艰,作为后者的基础,发展物流意义深远。也因此,传化的更名不仅是顺应战略发展需要,亦暗示着其助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决心。


智慧物流将成重点,传化网“现身”

  16年前,传化创造性运用平台思维,首开传化公路港模式,为物流行业转型发展服务。“这样的事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一般企业不愿涉足,传化却看到国家需要这样的基础设施,城市需要这样的枢纽中心,行业需要这样的共享平台。”徐冠巨分享物流创业初衷时表示。

  传化物流以“物流+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构建“中国智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目前,传化物流公路港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落地,整合服务了200万货车司机、30000多家物流企业和20万家货主企业。根据规划,传化将在2022年前在全国170个城市建成“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

  由传化物流首次发布的传化网,定位智慧的连接平台、数字化的操作平台和智能化的实现平台,其背后暗示着传化物流背后的“野心”:不仅为中国公路网装操作系统,为中国170个枢纽建设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打造中国智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发展物流大数据,形成中国物流大脑;同时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手段,贯穿供应链全链条。

  “传化网是一个软硬结合的立体网络,连接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传化物流集团总裁助理项天成解读传化网时表示。

  横向上,传化公路港、联盟物流园区、企业存储仓库等不同节点组成了一张实体联盟网络,同时,基于实体网络,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操作又形成一张数字信息网络;纵向上,实体网络又与生态伙伴的B2B平台、商贸专业市场、物流企业等系统等还构成一张网络。传化网通过物联网技术标识人、车、货、仓,实现实体联盟网络上传状态、数字信息网络下达指令,打通横向和纵向的互联,完成对万物的管、控、营一体化及全链条贯通。

  传化网还是一个承载服务的开放平台,连接所有行业实体,承载生态圈内各种服务。通过提供开放、共享的合作模式,聚集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打造传化网,同时,传化网又可供联盟或行业合作伙伴使用;通过构建创客机制,开放接口,让创客快速植入产品与服务,传化网提供全面的创业孵化服务。

  传化物流集团高级副总裁朱晓晖表示,在以传化网为核心的生态圈里,生态圈的价值很可能无极限爆发,形成一层有智慧能量的产业云,并成为中国公路物流的大脑,助力国家、行业、企业决策。

发力生产性服务业,助推中国制造转型

  徐冠巨将传化物流视为其构建中国智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打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平台。他表示:“制造业是经济的‘脊梁’,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物流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

  “人人都在说制造业跑不动,但不知道制造业为什么跑不动。”他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产性服务业滞后,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障碍,“制造服务未成体系,制造业才会跑不动。”他向记者表示,生产性服务业每提升10个百分点,可以增加12万亿元的GDP,同时可以增加2500万人就业。

  “德国的‘两个70%’令人印象深刻,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70%,中国这两个数字差距还很大。”徐冠巨说,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企业已经实现了零库存管理、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一个流水线上可以生产出不同颜色甚至不同品系的汽车,这才是真正的制造。我们的制造必须从生产性服务入手,把它补上去。”

  徐冠巨在30周年报告会的致辞上表示,传化在新的30年中,将以推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核心目标,致力于营造“生产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新生态”而持续努力。

  无疑,传化物流和传化网将在其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