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近8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物流金融服务企业、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投资和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和信息平台代表齐聚镇江。
这个在辛弃疾词中被描述为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江苏重镇,因为2016中国物流金融峰会的召开再次风云际会。传化金融受邀参会,传化物流副总裁郑磊一席演讲更是声动全场。
▲传化物流副总裁郑磊做主题演讲
各位业界同仁,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从场景走向生态。关于物流金融,我认为场景最重要,而把场景提升到生态更为重要。
我是信贷员出身,深知离开了风险管理,一切的商业模式都是海市蜃楼的道理。曾经,我们也大张旗鼓的搞过营运车按揭、钢贸供应链金融。结果又怎样?风险的违约概率达到了20%到30%,而后者的违约损失率更是高达50%以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因为,在营运车按揭中,银行有三个不知道:一是真司机、假司机?不知道;二是司机的生意是好、还是坏?不知道;三是客户违约后,车在哪儿?人在哪儿?不知道。同样,在供应链金融里,银行也有三个不晓得,一是现金流最终绕去哪里了?不晓得;二是质押管控的标的物之实时状况?不晓得;三是对全产业链的信息数据更是一头雾水。
这些不知道的背后,就是因为没有控制场景,更没有创建生态。
下面,我以传化金融为例,和大家分享如何构建丰富的场景,并逐步提升至全覆盖的物流金融生态圈。
首先来谈谈我们的架构。传化金融所服务的就是货主、物流企业和司机。我们落地的第一个模块是支付服务。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用成本更低的联名卡(借记卡),因为只有掌握了自己的支付渠道,B2B、C2C、C2B之后,才会有含金量高的支付数据,才能通过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面分析来做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征信等增值服务。
我们落地的第二个模块是商业保理,第三个模块是融资租赁,第四个模块是保险经纪。这些信息,我们在深交所都陆续公开信披了,大家可以持续关注。其中:商业保理和融资租赁,主打一个小B、即物流企业,一个C端、即司机;而保险经纪将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大B、即货主,及小B与C端的全覆盖。然后,通过支付的闭环,实现四流合一,并形成数据沉淀。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当我们整合传化的同城、异地车货匹配平台数据、供应链服务平台数据、第三方数据后,它就进化成真正的大数据。
大数据有什么用呢?我们将逐步走向C端+B端的征信模式。很多人都说要做大数据与征信,而我觉得只有三种模式是靠谱的,哪三种呢?你就回答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是:你的模式当中会拥有只有你才有的数据吗?如果没有,就无核心竞争力。这里面,C端可能比B端更有价值。为什么?全国13亿人,有多少人的还款信息是在人行征信里的?3亿!再看全国几千万人的卡车司机群体,他们大多数连一张借记卡都没有,何来传统征信信息。第二个问题是:你有没有可真正辨别违约概率的结构化大数据及以结果为导向的动态征信模式?第三个问题是:经过一组模型导出来的结果,你是否有一个可运用的场景以实现流量变现?我认为,传化针对以上三大问题都极具竞争优势!
在此过程中,如何做好风险管理?我认为关键还是风险定价。五个变量:资金(来源)的变动成本、经营的固定成本、税务成本、在险价值(VAR)及股东的预期回报率。其中,在险价值最难管控,它是违约概率乘以违约损失率,也就等于是可预期的风险成本。
我们的大数据是用传化自己的支付平台滚出来的,再加上物联网技术,即为我们提供了针对在险价值(VAR)的全方位管理:大数据来管违约的概率;物联网来管违约的损失率。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某些p2p女大学生裸贷的新闻一度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为什么要裸贷?因为客人违约之后p2p就没有办法管理风险了。但是,如果是一个完善的生态圈,主体万一违约了,用物联网就知道这个质押的标的物在哪儿、货是何状态,然后就可以处置它,并找到主体。这才是风险管理真正切实可行的模型。
有了上面的架构和场景,我们再来谈生态。围绕物流生态圈的三大用户(货主、物流企业和司机),横向是物流的商圈模式,需要商圈金融服务,货主把货交给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把单子下给司机,司机运到收货方。纵向是什么?纵向是供应链、产业链,离不开供应链金融服务。大家看到,这个上面还有我们的陆鲸、易货嘀、嘟嘟电台等一系列平台式的产品与服务。时间有限,我就不一一展开了。
放眼未来,传化生态圈的价值是无可限量的。当前,我国经济已然步入新常态。未来若干年,资金将不是重点,甚至资本也不是问题。然而,你若想找到靠谱儿的资产标,包括股权、债权及混合,都将会越来越难。但是,我们的生态圈,自己就能产生一系列资产标,并实现自循环。比如说网络小贷、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可以证券化,把资产变成证券,证券化后资金就会回来,再回流生态圈。这就是我所说的生态系统。
▲郑磊在物流金融创新与投资论坛上发言
下面,我以传金所(商业保理)为例,向大家演示商业及盈利模式,它充分体现了高频、小额、长尾的特色。货主跟物流企业3PL之间,会有运费,然后物流公司把这批货给司机去运,也会结运费。同是运费,但前后两个环节存在平均数月的时间差。这个时候痛点就产生了,传金所就会针对货主的应付,3PL的应收,提供应收账款的贴现服务,并引入了类证券化的循环购买应收池模式。
上述模式,至少有三个价值,第一,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物流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贴现服务。第二,站在生态圈的角度,为互联网及供应链产品的用户提供融资服务、从而提高粘性,并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第三,核心数据。我们从发放第一笔保理到6月5日,总共是80天,累计放款额超过了3.3亿人民币了,这还只是内测阶段。
而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谈的物流产业之投资价值吗?!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总结未来物流产业的投资风向———从产业里来,到金融中去,以始为终,用金融的理念、工具和手段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