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刚兴起不久的概念,它的核心之处在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并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也是国家近年力推的企业转型升级方式。而传化跻身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行列,已是实至名归。
萧山日报3月30日头版头条对此荣誉做了专题报道,对传化建立了包括ERP、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管理、客户关系、商务智能在内的众多业务运营系统,从而实现采购、生产、仓储、销售一站式管理,极大的提升了各方的管理效率方面进行了报道。
日前,从区经信局传来喜讯,传化股份获得首批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荣誉称号,成为此次跻身首批行列的4家杭州企业之一,这一称号由国家工信部评选认定。
推行一站式管理
在传化精化仓库,工人每天都会盘点库存。以往必须逐个清点物料,既费时又费力;如今,哪怕物料堆起十几米高,也只需轻轻一扫描,如规格、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就会立即被录入。原因在于,应用了最新物联网无线识别技术。
在传化,不仅仓储管理,就连生产调度、行政人事等各方面均实现了信息化。这意味着从受理订单、采购原料到产品制造、出厂销售,全部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完成。这就是传化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比如原料采购时,各职能部门都能通过该平台进行审批,而不需行政人员像以前拿着一堆报表,奔走于各科室。其实,在生产经营每个环节,相关人士都会把信息输入平台,内部信息大家共享,企业经营者从而能实现一站式管理。
而这背后,是强大的技术支持。目前,传化已建立了包括ERP、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管理、客户关系、商务智能在内的众多业务运营系统,这些系统一环扣一环,各司其职又相互关联,并吸纳物联网技术、移动商务、云计算等最新IT技术。
深度融合见成效
推行信息化后带来哪些变化?供应链时间大幅缩短,业务效率得到提升。传化股份信息技术部部长黎春芳解释,这是由于各生产环节对接所耗时间下降,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沟通更顺畅。
这具体表现在各环节,如原料采购提前期由平均4天缩短为2天,生产周期由2-3天缩短为1-1.5天,配送时间缩短1小时,交货期缩短0.5-1.2天。事实上,一般情况下,目前传化客户从下单到收货最多只需2天,时间比过去减半。
信息化更深一层的影响在于,企业库存量也跟着下降,而资金周转率则不断上升。
在传统供应链管理中,为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企业往往拥有较高产品库存量,这占据大量现金流,妨碍企业招兵买马、扩大版图。传化股份以前也是如此,库存量时间最多达到半个月。
显然,如今的传化已不同往昔,库存量仅维持在6天左右。特别是资金周转率,达到7次/年,接近欧美企业标准,而国内企业资金周转率在2-3次/年。这表示,同样100块钱,传化一年能反复利用7次,其他企业只能用2到3次。因此,传化发展自然能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