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专家分析认为,除了特定的气象条件促使外,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机动车尾气排放作为主要污染源之一,其中,使用柴油的卡车更是重中之重。卡车作为高能耗的运输工具,平均每年占据了全国近65%的汽柴油消耗比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比如德国,为了减少大气污染,首要的措施就是对机动车尤其是对卡车设定严格的排放标准。
但是,从我国正在从事运营的约1100万辆卡车的实际情况来看,限定其排放标准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营效率低、空驶率高也是造成其高能耗、高排放的重要原因。
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对70万家货运企业最新调查显示,平均每家货运企业仅拥有1.6辆车,每辆车的平均吨位只有5吨。从公路物流行业整体格局来看,多、散、小、乱特征长期存在,行业前十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不足2%。行业集中度低、组织化水平不高直接带来了卡车运营效率的低下,由于缺乏整合和信息共享,大量车辆为尽快配到返程的货物,空车来回奔波于各大货运市场,或是被迫空车返回原地,真正在运营的车辆只有约60%,空驶率达40%以上,车辆停车配货的间隔时间平均长达72小时左右,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无效益的尾气排放,加剧了大气污染。
同时,大量运营车辆因为信息不对称在路上空跑,也加重了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压力。近年来,经常听到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发生拥堵的消息,据统计,车辆低速运转过程中每公里的油耗、尾气排放大概是正常运转的3-5倍,使得油耗尾气排放量大大增加。
因此,对卡车来说,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空驶率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而传化公路港模式正好为解决这个困扰物流行业多年的问题提供了方案样本。
通过大量的实际调研,传化提出将上游货源信息(物流需求)、中游物流服务信息(中小物流企业)、下游车源信息(社会车辆)三大物流价值链资源作为公路港平台整合的对象,由此创造了一个平台——几百家物流企业——几十万辆社会车辆——几万家货主企业的产业链运作模式,形成一站式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车、货信息快速高效匹配,大大提升了卡车运营效率。以杭州公路港为例,司机配货时间从平均72小时缩减到平均6小时,车辆的运营效率翻两番,且节约50%以上的营销成本。
配货时间减少直接带来了空驶率的降低,据杭州、成都、苏州三个基地测算,每年可减少卡车空载里程约3.9亿公里,相当于绕全国高速公路4000多圈,节约柴油5900多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2万吨,相当于1000万棵树一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早在2010年,成都传化公路港就被工信部评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其意义可见一斑!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未来,随着公路港平台全国各大城市网路化布局的推进,其产生的节能减排效应将在现有基础上以几何级倍数扩大,前景十分可观。
相信通过努力,在全国公路货运一张网形成之后,卡车在路上的每一分钟都将是有效的行驶,最大限度地减少尾气排放,还城市一片明媚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