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巨深入制造企业一线车间调研
新华社上海3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季明)作为中国制造最基层的细胞,当前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境遇如何,出路何在?带着这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近期密集调研长三角企业,实地感受经济冷暖,更为即将带上全国两会的提案和建议收集第一手材料。
调研的第一站选在已连续十年排名全国木门销售前十强的金迪门业。有别于印象中刨花遍地、木屑漫天的木门加工车间,已基本实现自动化的金迪门业车间里整洁有序,只有在机器切割板材时才会发出些声响,制作一扇较为复杂木门的时间也从过去的3天缩短为3小时。
生产工艺的提升,营销策略的调整,是我们渡过难关的关键。金迪集团总裁王玲娟告诉前来调研的徐冠巨委员。全国性的房地产低迷以及大量库存,一度使这家已有30年历史的企业受到不小的经营压力。一方面是新建住房的需求在减少;另一方面有些客户的单子我们也实在不敢接,生怕开发商资金链发生断裂。不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发掘家装市场需求,金迪门业去年仍然保持销售额和利润的正增长。
谈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王玲娟最大的愿望是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例如,生产木门的原材料来自广西,销售市场遍布全国乃至美欧,结果造成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一扇门里可以说有三分之一都是运费。
有着类似想法的还有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靠发展风电大型铸件生产能力,这家过去以石化装备制造为主的企业不仅实现转型,去年也成功挂牌新三板。厂房里堆满了两人多高的大型铸件,等待着装上全国各地的风电机组。
我最不理解的,是除了油费、过桥过路费等正常的费用外,怎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码头费、操作费、报关费,而且还要不断上涨。董事长龚政尧对徐冠巨委员说。风电大型铸件是个‘大进大出’的产业,物流成本过高会挤压企业本已微薄的盈利空间,进而影响企业对创新研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一路走,一路记,一路思索。经过实地调研,徐冠巨委员认为,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要破除人云亦云的观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确实遇到瓶颈,但只要通过深化改革切实为企业减负,这些熬过冬天的野草一定能在春天里迸发出勃勃生机。
例如针对调研中许多企业反映的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徐冠巨委员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缺乏系统有效的支撑。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化理念,优化整合公路、铁路、航运等多种物流资源,可以形成复合型、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业。反观我国,虽然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已十分活跃,但在供给端的应用还要大力提升。
徐冠巨委员建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一个能够实现各物流园区业务和信息的互联互通、集分运配各环节高效衔接、多式联运一体化协同运作的智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应当成为当前各地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中小企业负担的重要任务。